QQ在线咨询
咨询热线
029-85330604
口译资料
当前位置:首页 > 学习资料 > 翻译 > 口译资料
干货|做好口译交传的四大要义
来源:迈思特英语      作者:迈思特英语

如果说同传是双人舞蹈,那么交传就是天鹅的独舞,同传的工具性质较强,而交传则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表演。无论在任何场合,如正式谈判、礼节性会见、新闻发布会、参观、游览、宴请、开幕式或电话交谈中,要作好交传,都得注意一些方面。

不妨先看看百度词条:

交替传译(consecutive interpreting)- 口译员一面听源语讲话,一面记笔记。当讲者讲完一句、一个意群、一段甚至整篇后或停下来等候传译的时候,口译员用清楚、自然的目的语,准确、完整地重新表达源语发言的全部信息内容,就像自己在演讲一样。会议口译中的交替传译要求口译员能够听取长达五至十分钟连续不断的讲话,并运用良好的演讲技巧,完整、准确地译出其全部内容。

同声传译(Simultaneous interpretation),简称“同传”,又称“同声翻译”、“同步口译”,是指译员在不打断讲话者讲话的情况下,不间断地将内容口译给听众的一种翻译方式,同声传译员通过专用的设备提供即时的翻译,这种方式适用于大型的研讨会和国际会议,通常由两名到三名译员轮换进行。 

交传之我见

所以,和同传比较起来,交传时译员是和听者直接见面的,因而受到的关注比较多,心理压力也相对较大;同时,由于译员有一定的时间对源语言(句、意群、段或篇)的整体内容进行理解并在组织译文的过程中对结构作出必要的调整,通常大家预期的翻译质量也会比较高。鉴于这两点,我个人觉得交传的难度相对较大,同时它也更能反映出翻译的水平。


就今日的口译市场来说,我做口译这么多年的体会是,之于同传,交传的影响力稍小。很多交传的工作都交给了in-house的口译员,他们每天跟着领导,一年要做几百场的交传,几乎没有时间出来揽私活,接小会。因此,交传译员中有很大一部份都没有加入到实际的口译市场上来,他们的影响力自然也就没有那些专门在市场上淘金的自由职业者。 

交传 VS 同传


交传与同传的一大不同就是,同传不需要直接面对观众,而交传则需要。这一点其实有很多意味,而且这也是不少“同传翻译”不愿做交传的一大原因。同传可以“躲进小楼成一统”,同传箱子就是最好的庇护所,同传可以不见观众,可以免除stage-fright,同传还可以长得“很丑”,但只要声音“很温柔”就足够了。

可是交传译员就没有这么好的条件了,要直接面对观众,要给观众审美器官以愉悦感,因此对长相也会有要求。最可怜的是,交传译员,会被当场指责。客户的“杀手锏”就是在口译员没翻译一个句子之后总要说上一两个词不准确,或者竟至再翻译一遍,直到神经脆弱的译员“崩溃”,或是被主办方直接逐出会场,当场要求换人。而同时,交传的挑战性也就在这里,因为口译水平是高是低,口译质量是好是坏,在交传是体现的最明显。

 但是实际上同传的准确率要求是远远不能和交传相比的。根据不同的内容和难度,同传准确率可以接受的范围大致在60%到90%之间,换句话说,对于有些特别难的会议,同传译员能够达到个及格水平也就ok了。可是,对于交传译员来说,人们所期待的准确率都是90%以上,甚至是100%,而且好的译员本就应该滴水不漏地传达发言人的全部信息。 

如果说同传是双人舞蹈,那么交传就是天鹅的独舞,同传的工具性质较强,而交传则既是一种工具,更是一种表演。一个好的交传译员,首先应该是一个好的public speaker,这很重要,因为交传的过程中需要与讲者、听众作很多的交流,眼神的、手势的和话语的。我们说对交传译员有沟通技巧的要求,这里面其实还包括了交传译员对现场场面的控制能力。

交传的实用法则

1.平时的大量练习。

口译练习,说得直白一点是天天练习,最好一天都不要拉下。让练习成为生活内容的一部分,还愁成不了好的口译员嘛?有条件的,可采取两人一组的方式,一人充当讲话者,另一人担任翻译。一个人练习可采用视译的方法,看报读书时,将某些段落作成笔记,随后口译出来。


2.有效的笔记系统和高效的翻译技巧


口译的笔记和脑记的重点性不言面喻。需要强调的是,这里关联词的记录应得到特别重视,以确保翻译时,用一根线就能连起一串珠。


口译中,如果碰见那些特别古板、喜欢炫复杂句子的发言人,为了便于听众理解,也许尽量简化复杂的句子结构。所幸的是,大多数的发言人往往都是复杂与简单相叠加,这也就向口译员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机会,也就是可以利用那些简单的句子,翻出一些花样来,可以把原本简单的句子装扮地复杂、花哨一点。这点小小的技巧并非为了投机取巧,而实在是从日常的交传经验中提炼出的一点体会。


3.灵活的临场处理


关于这一方面,文章不少,大家可以自行查看。最主要的是做到翻译的声音一定要稳定自信,不然讲话人会紧张,会不讲完一个句子就停下来,这样反而更不好翻译。


另外,再强调一点要注意的。在发言人与你商量是不是一句一句地说时,一定要果断地拒绝诱惑,并充满自信地告诉他,请他说完一个完整的意思再停下来。这样对两方面都好,发言人会很高兴自己能够完整表达一个意思,而交传译员也可以先总体后部分地传译发言。同时,这个办法还能赢得听众的赞叹和信任。据个人经验,听众判断交传水平高低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翻译的长度,如果译员能够在发言人讲话5分钟,甚至10分钟之后还能将发言主要内容翻出来,这在大多数听众眼里就是高水平的译员了。但实际上,我们都知道,不管多长时间的发言,只要一段话是围绕一个中心话题展开的,那么对我们口译员来说,就是一个完整的意义单位,不管是2、3分钟,还是8、9分钟都不会产生太大问题。经验丰富的译员都可以通过笔记记录和读取将原文的主要内容一五一十地传达出来。


4.心理素质的培养。


开会之前的充分准备自然重要,但临场的发挥同样关键。与同传的工作状态相比,交传时尤其面对着更大的压力,听众期待的眼光有的时候就是一种莫名的心理压力。在这时候,一方面交传译员需要稳定心情,沉着应战,把握会场局面,而另一方面却又不能让自己的翻译显得过于保守、枯燥。这时候可能就需要一点点地技巧和经验来帮忙。


另外,要提的一点是,大声朗读是一种不错的方法。还可练习在小型会议上发表自己的观点,同人交流。若能通过在一些比较正式的比赛、演出中登台以增强信心,锻练胆量,则更是良策了。


5.认真准备每次任务 


对会谈要点、发布会口径、参观将会涉及的技术用语等都要尽可能充分地掌握,以便翻译时成竹在胸,游刃有余。


这其中尤为重要的是要记住那些特别的词汇。每次会议总会有特别的词汇,比如医学的会议,就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病名、药名,而这些又往往都是很长很长的奇奇怪怪的词汇,所以尤其需要花点时间和精力去记忆。有一种说法是,口译员的最高境界是一场会议下来,全场的人都听懂了,达到了沟通交流的效果。


由于总是在进入全新的领域,口译员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里迅速进入会议涉及领域的原理、机制和系统层面,而只能对基本的概念、名词和事实加以快速吸收,所以在现场出现口译员不懂具体原理,但却能举重若轻地对发言人复杂的介绍娓娓道来,让双方沟通无碍。这一切的起点就是会议词汇,在准备会议时,对相关的词汇采取一点“死记硬背”的功夫未尝不值得提倡。


交传场合的注意事项

以上要注意的事情是交传准备工作中的共性内容。那么不同场合的交传有没有什么分别呢?我个人觉得,如果有,则主要表现在处理方式和风格把握上的差异。


正式谈判、新闻发布会和开幕式等都是严肃、庄重的活动,翻译应立场鲜明、沉稳准确、语速适中。


礼节性会见一般不涉及实质性问题,通常以寒暄和互通情况为主,翻译应很好地传递友好的信息,维护宾主双方共同营造的融洽气氛。


宴请除开头或结尾部分的祝酒外,多为随意的攀谈,翻译时可多用口语,使轻松的谈话成为美食的佐餐。


参观、游览时,翻译重在抓住要害,传递信息,视需要可作概括,语速稍快亦可。


电话翻译时由于缺少了一般翻译时的眼神交流(eye contact),听力理解的难度增高,因此应高度专注,以听为主,以记为辅,语速要适当放慢,确保对方准确无误地接收到所发信息。


我们常说翻译应努力做到信、达、雅,我想同传也好,交传也好,口译除了追求这三点以外,还应力图实现快、活、巧,从而更加突出这种翻译方式即时性的特点,使译文听之悦耳,品之有味。

小伙伴们,看到这里,之于交传如何做到更好,你怎么看?欢迎留言。

来源:网络